今年领兵续伐辽东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,可朝中却还是换了人,大兄你说是为了什么?”
李年的嘴角逐渐翘起,还能是为了什么?二十多万大军在怀远镇迟迟不敢过河,不管尉迟偕是怎么想的,按照正常来说,作为三路大军的主力,难免有贻误战机之嫌。
可恰逢契丹叛乱,朝中下令撤军,顺便让尉迟大将军捡了个便宜,本是大军主力失期不至,一下成了便宜撤军的稳重之举。
旁人倒也罢了,李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养伤之余,差点没在床上又吐一口老血出来。
现下好了,今年领兵再来的成了薛万彻,李年大半年积在胸中的一口闷气一下就消了大半,看着贼头贼脑的徐世绩不免都顺眼了几分。
“嘿嘿,确实有些古怪,哈哈。”
徐世绩有点好笑的看着幸灾乐祸根本不加掩饰的李年,心说去年大战一场,最吃亏的这位果然心里存了老大怨气。
而他身在京师,看的其实更深一层,当日得了辽东捷报后在宫中宴饮,皇帝埋怨了李年两句,对尉迟偕却是未加一辞,徐世绩就觉察出了几分玄机。
宴饮当中,偏偏兵部尚书尉迟信还跳的挺欢。
当时徐世绩觉得这兄弟二人,一外一内,好煊赫的权势,在皇帝面前,竟然敢对户部尚书苏亶那样的人疾言厉色。
若非性情耿直,那就是有很足的底气了。
这般说来,其实今次进兵辽东,主帅换人的消息传来,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。
当然了,这些话没必要跟李年说,让他高兴一下而已,朝堂上的那些尔虞我诈看看就好,有驸马这个护身符,他徐世绩这辈子估计都是享福的命,自然不会胡乱掺和。
…………
元贞九年五月初,徐世绩和李年在朝鲜起兵渡江,在江边停驻数日后,拔营而起。
徐世绩率七万大军西进,李年则率近四万众沿太白山麓北上,这十余万大军其中有差不多一半都是护送辎重的队伍,和去年相比,看上去要弱上许多。
事实也是如此,徐世绩所部能指望的其实就是一万五千的河南降军和两千唐军骑兵,其余都是百济人组成的附从军。
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:()北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