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说,凡是在草原上拥有盛名的部族或者人物,必然杀人如麻,一个例外的都没有,就算是看上去比较温和的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,也是踏着阿史那艾利佛的尸体登上的汗位。
之后为了巩固权位,每一次会盟突厥诸部,都会杀人已震慑人心,说她是个女人,不配带领突厥人的部族首领以及他们的部众,一批批的倒在了同族的弯刀之下。
这才是阿史那杨环能稳坐突厥王庭的根本原因。
反观南方的中原汉地,最为推崇的却是权谋,所谓上兵伐谋,能兵不血刃的战胜对手,是中原精英阶层的最高追求。
杀伤太众,往往会被认为是残暴之举,会激起更多的反抗,在任何有政治智慧的人物看来,都是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老话说的好,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这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区别所在,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等造就了南北的差异。
一个更向往智慧,一个偏向追求掠夺和杀戮。
而当智慧的那个不忌惮于掠夺和杀戮,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就有点顶不住了。
就像现在,契丹人就成为了大唐扩张疆域的牺牲品,只是这个牺牲品没什么自觉,他们也过惯了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摇摆,挣扎求存的日子。
牛羊战马是交给突厥人还是唐人,对于他们来说,其实没有任何区别,谁强大他们就倒向谁,只要别像室韦人那样,想把他们从自己的草原上赶走就行。
这一次被大唐连敲带打,契丹诸部彻底伤了元气,以他们的恢复速度,几十年都别想再闹什么幺蛾子了。
这还是室韦人不会南下的前提下,如果室韦人再次南迁,大唐和突厥又袖手旁观的话,契丹人很可能会被室韦人吞掉。
而当年帮助契丹人赶走室韦人的阿史那多闻,如今正蜷缩在辽泽北部的扶余城左近,已来到了生死攸关的时节。
可契丹人此时却向唐人献上战马牛羊,如果不是唐人没有征召契丹人参战,不然他们还会竭力派出部族中的勇士,跟随唐人一起作战,去攻打曾经帮助过他们的阿史那多闻。
…………
辽东城这里,四月末的时候已然整军完毕。
五月初,徐世绩和李年在朝鲜起兵的时候,右武卫大将军,寿阳县公,辽东路行军总管薛万彻下令全军启程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