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因此,许多人便反向思路:榜下捉婿太难了,不如将女儿送来学堂,看看能不能寻个如意郎君。
家里本事一般的就送去普通学堂,本事很大的,可以打擦边球送来州学。
并非是真的州学生,而是“小学生”,州县官学会附有小学,招收儿童。女子至及笄时才成年,十五岁以前说是女童也没差。
是以,陆安在某些规定不严的州学里见到女同学很正常。
但这并不是她想看到的女子入学。
但这也是这个时代,大多数女性身份能有的最好的读书待遇了。
陆安定了定心,整整衣巾,迈步入了大讲堂。
便有人看到了她。
发现是个陌生人,如今并非收取新生的时间段,稍微一想,就知来者为谁了。
“可算来了!”
便有人欢呼起来:“你就是那孝义九郎?等你多时了!”
陆安的这些未来同窗们
有人面露笑意,微微点头;有人眼中狂热,提着衣服,慌忙冲过来和她打招呼;也有人斜了陆安一眼,白眼一翻,鼻孔出气……
陆安还看到了自己认识的那几个人。
赵公麟、朱延年、梁章……他们都没有在自家族学上学,在许久之前就纷纷选择了考进州学。此刻都欣喜地看着她。
绝大多数同窗都是友好的,一群学生围过来,有男有女,一片深深浅浅的颜色撞进陆安眼底。他们一起打量着陆安,又互相你撞撞我,我喊喊你,最后,异口同声说:“九郎!快快来写一幅字,这是我们州学传统,回头要挂墙上的!”
在她点头后,便又是男男女女笑着,有人给她拿笔,有人给她铺纸,有人为她涤砚,有人笑着招呼她:“快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