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个靶子为移动靶,移动速度设定为5—7米每秒,注意,靶子的速度并非一成不变,模拟逃逸的高价值目标。”
“第三个靶子同样为移动靶,将由无人机负责悬挂,模拟高价值目标乘坐的直升机,移动速度同直升机速度相同。”
“32名参赛队员射击结束,按照命中数量排名,若命中数量一致,则按照开枪速度排名,听清楚没有?”
“清楚!”
参加此科目的特种兵们齐声回答道。
当然,嘴上说着没问题,心里头还是有点打鼓。
2000米的固定靶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,无非就是成功率的问题,可2200和2500的射击距离,还他娘的是移动靶!
这就有点过分了,哪怕在平时训练当中,也不会设置如此苛刻的战场环境。
毕竟,国际最远狙杀记录,也就才2800多米!
2500米,子弹飞行都要4秒左右,对着移动靶开枪,无疑是朝未来开枪!
“听口令,卧姿装弹!”
靶场上,第一小组6人闻言快速趴在地上,调整姿势,确保射击时的舒适。
咔嚓咔嚓咔嚓。。。。
一时间,射击位置上传来子弹上膛声。
伞兵趴在3号靶位,开始快速核查实时风速与湿度,并根据小本本上的记录,对狙击镜密位进行调整。
吸。。。。呼。。。。
调整好密位后,伞兵右眼轻柔的套在狙击镜内,随后将准星放在目标靶上。
上级果然是不差钱,这靶子都是正儿八经的人型靶,还是商场里的那种宣传靶!
按照狙击而言,自然是打头最好,一枪毙命,省时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