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德值印福自存,四绝归藏守福门……”李明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,这是他从古籍中偶然看到的句子,此刻,他将这当作对小鱼的祈福,希望它在另一个世界,依然能有这般的福气,有个温暖、舒适的“新家”,继续开启它的“新旅程”。
李明山小心翼翼地将小鱼从鱼缸中捞出,用一块干净的丝绸将它包裹起来。他在后院的桃树下,挖了一个小小的坑,将小鱼轻轻放入。看着湿润的泥土一点点覆盖住小鱼,他仿佛看到小鱼又在水中欢快地游动。
时光流转,岁月变迁。那只青花瓷鱼缸依旧摆在小院中,只是里面没了小鱼的身影。每当有朋友来到家中,李明山总会指着鱼缸,讲述那条独眼金鱼的故事。在他的讲述中,小鱼不再只是一条普通的金鱼,而是一个“传奇人物”,它的坚强与独特,它与李明山之间深厚的情感,感动着每一个听过故事的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多年后,当李明山再次翻开古籍,寻找那两句祈福的话语时,他发现,这两句话出自一本记载古代祥瑞之事的典籍。书中说,天德星主贵,值印则福气自生;四绝归藏,乃是天地守护之象。李明山看着这些文字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相信,自己的小鱼定是带着这份福气,在另一个世界自由自在地遨游。
而那棵曾经见证小鱼入土的桃树,每年春天都会如期绽放,粉白的花朵随风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温暖而美好的往事。李明山时常会坐在桃树下,望着空空的鱼缸,回忆着与小鱼相处的点点滴滴。在他心中,那条独眼金鱼永远活着,永远是他独一无二的宝贝,它的故事,也将在这江南小院中,代代流传下去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李明山所在的小镇也发生了许多变化。新的商铺开张,旧的建筑翻新,然而,李明山的小院却仿佛被时光遗忘,依旧保持着那份宁静与古朴。那只青花瓷鱼缸,虽然空了,但在李明山的擦拭下,依然光洁如新,上面的金鱼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。
有一天,小镇上来了一位云游的高僧。高僧路过李明山的小院时,被一股独特的气息吸引,驻足不前。李明山见高僧气质不凡,便邀请他到院中一叙。
高僧在小院中踱步,目光最终落在那只青花瓷鱼缸上。“施主,这鱼缸中曾养过一条不凡的生灵吧?”高僧开口问道。
李明山心中一惊,没想到高僧一眼便能看出端倪。他点点头,将独眼金鱼的故事娓娓道来。高僧听后,微微颔首:“善哉,善哉。这条金鱼虽为水族,却与施主结下深厚缘分。它独眼却顽强,从黑变红,实乃吉兆。它的离去,并非结束,而是另一种开始。”
李明山不解,忙问高僧何出此言。高僧解释道:“世间万物,皆有定数。这条金鱼以独特之姿来到施主身边,历经磨难而蜕变,给施主带来温暖与陪伴,此乃它的使命。如今它完成使命,回归天地,而它的精神,却永远留在了施主心中。施主所念的那两句祈福之语,冥冥之中,也为它指引了方向。”
李明山听后,若有所思。高僧又说:“施主不妨在鱼缸中种下一株莲花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象征着清净与超脱。待莲花盛开,或许能与那金鱼的灵气相通,延续这份奇妙的缘分。”
送走高僧后,李明山按照他的建议,在鱼缸中种下了莲花种子。他每日精心照料,浇水、施肥,满怀期待地盼望着莲花的生长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莲花种子终于发芽,嫩绿的叶片一点点探出水面。看着那充满生机的绿色,李明山仿佛又看到了小鱼当初在鱼缸中欢快游动的模样。随着时间推移,莲花越长越高,终于在一个清晨,绽放出第一朵洁白的花朵。
那莲花洁白如雪,花瓣层层叠叠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。阳光洒在花瓣上,泛起点点金光,宛如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。李明山坐在鱼缸前,望着盛开的莲花,心中满是感慨。他知道,这莲花,是小鱼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他的身边。
从此,每当有人来到小院,李明山不再只是讲述独眼金鱼的故事,还会指着那株莲花,诉说着这段奇妙的缘分。在他的讲述中,金鱼与莲花的故事交织在一起,成为了小镇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。而那两句“天德值印福自存,四绝归藏守福门”,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,成为了人们祈福纳祥的话语。
时光悠悠,李明山记忆中小金鱼样子渐渐去模糊不清,但他对小鱼的思念从未减少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总会坐在小院中,望着天空中的繁星,想象着小鱼在另一个世界自由自在地遨游。他相信,终有一天,他们会再次相遇,在那片神秘而美好的天地间,续写那段未完成的缘分。而那只承载着无数回忆的青花瓷鱼缸,以及缸中盛开的莲花,将永远见证着这段跨越生死的深情厚谊,在岁月的长河中,闪耀着独特的光芒。
喜欢守护灵的圣杯是我请大家收藏:()守护灵的圣杯是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