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泥巴文学 > 谍海孤雁 > 第1320章 矢田(第2页)

第1320章 矢田(第2页)

当然,并非没有过治理,只是黄河太易泛滥,这也是自古其入海口周边,不会建设什么大城市的原因,这些治理也如此,很容易被暴起的黄河摧残,这一片也如此,自清末起,各类治理设施,几乎荒废失效光了。

当然,这边并非无人区,还是有一些人在讨生活的,像渔民,也有像白洋淀一样割苇的,芦苇是非常耐旱的植被,在这一片广泛的分布。

另外,还有一些生产私盐,以及一些盗匪,二者并非孤立存在,往往相互联结在一块,不过因为其中利益有限,也仅是小打小闻,并没有形成盐枭一类,集私盐与私人武装纠合的大型势力。

民国私盐泛滥不假,但一样东西泛滥了,其实往往意味着利润在迅速变薄,而且贩私盐,有大量地方势力及军阀参与,他们直接掌控着正经盐场,根本不用选这种地方偷摸生产私盐,加之周边又是国内重要盐产区,所以这些人根本没有做大条件。

反正种种原因影响下,导致周边人烟稀薄,加之曾经的黄河支流与海上掀起的潮浪侵蚀,导致此地形成,类似白洋淀的,错综复杂的水网,有很多隐秘且少有人踏足之地。

向导也无需去现找,李氏兄弟二人,对这边的情况有一定了解,虽然远不及张子炎那种熟门熟路的程度,但寻个隐蔽处藏匿这些东西还是不成的问题。

最主要的,二人在这边也有一些关系,可以寻来靠谱的人,帮忙看护保管这些东西,把油桶也沉入水中可不靠谱,不说别的,这边水道虽非全是海水,但盐度都不低,油桶可遭不住。

他们选的,是苇荡深处,一处地势稍高的淤地,准备在其中隐蔽处,建一些低矮的地窨子,将多数油桶及小桶油料,都藏入其中。

再在附近弄个私盐场,库区则伪装成匪窝,让这些人提供遮掩及保护,当然了,私盐营生最好运作起来,既显得逼直,也自给自足减小开销,且未来说不准能用上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至于人选,李氏兄弟介绍了一位在这边结识的,曾在来黄河口囤垦部队服役,后以功劳兵名义留下的军官,名叫苗正则。

此人有一定文化,虽然没有上过军校,但对行军打仗有一定的天赋,最主要的,是作战勇猛,在军中闯出一点名堂,为人正直讲义,颇受下属爱戴。

不过啊!他只坐到了连长的位子,且跟军阀中,以裙带关系等联结的亲信一系的人,可谓是予盾重重,最终被人丢在这边囤垦不说,还多番打压为难。

最后,不甚其烦的他,带着随他被一并被打压踢出的部下,脱离了军阀的势力,搞了条船,在黄河口周边讨生意。

混得不咋如意,与本地势力也尿不到一壶,而且过往经历,也证明其有可信任的基础,算是很适合的人选,何况能力这些不算差。

而且,说句实话,若非其年岁稍长,身体上也有点毛病,不然大概率会给其一个参训选拔的机会,且若能通过,待遇不会差。

潮水灌入水网抬高了水位,进入后,倒是比之前的几轮运输方便快捷得多,船驶入一处水域较大的水湾,水面上漂浮着不少油桶,正有人将其往岸上转移。

他们便是苗正则一行,不过他们虽被说动,但时间短,也没时间在淤地上弄什么地窨子仓库,只是在岸边,将芦苇清了一块,暂时存放这些油桶。

后续,基地船上的油料,还有部分汽配件这些,也需输送来此储藏,所以他们后续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,尤其即将进入深冬,很多工作可不好干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