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泥巴文学 >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> 第206章 我国封建社会~南北朝时期20(第2页)

第206章 我国封建社会~南北朝时期20(第2页)

答:这话真奇怪呀!人若有树木那样的实体作为形体,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作为精神,则可如你所说的了。

人的实体是有知觉的,树木的实体是没有知觉的。所以人的实体不是树木的实体,树木的实体也不是人的实体。人怎么可能有同于树木那样的实体,而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呢?

问:人的实体之所以不同于树木的实体,是因为人的实体有知觉;人如果没有知觉,与树木有什么区别呢?

答:人没有无知觉的实体,犹如树木没有有知觉的形体。

问:死人之躯体,岂不是没有知觉的实体了?

答:是没有知觉的实体。

问:如果是这样,人确实既有相同于树木的实体,又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了。

答:死人虽然有相同于树木的实体,却没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,活人虽然有不同于树木的知觉,却没有相同于树木的实体。

【第二段要点:范缜在这里用“刃”与“利”的关系作比喻,论证“形”和“神”的主从依附关系,否定世界上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(灵魂)。

他指出人“有知”而木“无知”,是因为“人之质”与“木之质”不同,所以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属性。

这些比喻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“形神相即”的唯物主义观点,进一步批判了“形神相异”的唯心主义谬论。】

(第三段)

问:死人的骨骼,不同于活人的躯体吗?

答:活人的身躯不同于死人的骨骼,死人的骨骼不同于活人的躯体,区别在于已经变得不同了;哪有活人的身躯具有死人的骨骼的?

问:如果活人的身躯,不同于死人的骨骼,死人的骨骼则应不从活人的身躯而来。那么死人的骨骼是从哪里来的呢?

答:是活人的身躯,变成死人的骨骼了。

问:活人的身躯,变成了死人的骨骼,岂不是因为活才有死?则可知死人的身体犹如活人的身体一样。

答:如果是活着的树变成了死树,那么死树的实体仍然是活树的实体?

问:活树体变成了死树体,死树体即是活树体;如果把丝纺成了丝线,丝线与丝,又有什么区别呢?

答:如果照你的说法枯树就是活树,活树就是枯树,那就应该在树活的时候凋零,树枯的时候结果;再则,活树不应当变成枯树,因为照你的说法活树就是枯树,所以,枯树就不必是从活树变来的了。

如果活树和枯树是一样的话,那么为什么不是先枯后荣,而总是先荣后枯呢?丝和丝线实质相同,因此,不能用来作为比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