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时期作家刘勰的主要着作
《文心雕龙》
译文(参考):
书名叫做“文心”,因为是谈作文用心的原故。从前涓子写了《琴心》,王孙着过《巧心》,“心”这字真美阿,所以书名采用了它。
书名所以又称为“雕龙”,乃是从古以来的文章,都是讲求雕琢使之文采纷披的缘故,岂只是采用驺奭的修饰文章象雕刻龙文!
宇宙是无边无际的,众人和贤人是纷杂不一的,有的人所以能超出一般人,只是在于有过人的智慧罢了。
年月象刮风一样忽然间便过去了,人们的生命是不停地在新陈代谢,一个人要声誉飞扬,传之不朽,只有依靠着作了。
人的形貌是象天地的,人的性情禀赋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把人的耳目拟做太阳月亮,将人的声音呼吸比成风雷,可见人是超出万物,也可以说是最有灵性了。
人的体形同草木一样脆,人的声名却比金石还要坚,所以士大夫处在世界上,想树立功德制作着述,难道由于爱好辩论吗,实在是不得已呀!
当我七岁的时候,梦见天上垂下一片象锦缎的彩云,我便攀住这片彩云,而且把它采取了下来。
年龄才过三十岁的时候,曾经在夜里梦见自己捧着红色的礼器,跟随孔仲尼向南面行走;早上醒来,不禁油然高兴起来。
伟大的圣人是难得看见的,却承他降梦给我这样年轻的人!自从有人类以来,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孔夫子的呀。
阐扬圣人的意旨,没有比得上注释经书,但是马融、郑玄那些学者,已把经义发挥得很精微了,即使再有深入的解说,也不能自立一家。
只有文章的作用,实在可以作为经典的辅佐,“五礼”必须凭借她才能写成明文,“六典”必须依靠它才能发挥作用,
君臣的礼仪是因为用文章写出来才显着的,军国的典章是因为用文章写出来才鲜明的,而详细考虑“五礼”和“六典”的根源,没有不属于经典。
可是现在离开圣人的时代很久远了,文章逐渐显得芜杂冗长,辞赋家又喜爱奇特,趋尚于浮泛怪诞,讲究形式,追求华藻,这样离开文章的根本一天比一天远了,以至走上错误的道路,使绮丽文风更加泛滥。
《周书》中讨论到文辞,以为贵于得体扼要;孔夫子提出的教导,十分厌恶异端邪说;
《周书》所说的文辞和孔子提出的教导,所以不同于辞人爱奇,最重要的便是合于体要。于是我便提起笔、蘸着墨,开始着书来论述作文的道理。
详细观察近代作家的作品,论文的着作是多极了:象魏文帝的《典论?论文》,陈思王写的《与杨德祖书》,应玚的《文质论》,陆机的《文赋》,挚仲洽的《文章流别论》,李宏范的《翰林论》,
都只看到文章的一个方面,很少观察到创作的主要途径;有的是褒贬当时的人才,有的是衡量前辈的作品,有的是浮泛讨论风格雅俗的意义,有的是总括一篇一章的用意。
魏文帝的《典论?论文》精密而不完备,陈思王的《与杨德祖书》辩论敏捷而不一定恰当,应玚的《文质论》文辞华丽而内容空疏,